金华公交集团

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
高铁、民航冲击下,客运公司惨淡经营,大量班次停开

浙江在线新闻网站

|

  眼下春运车票预售已开始,但温岭市客运总站依然冷清。

  它曾是省级重点工程,被誉为全国最大的县级客运站,按上万人次的客流量设计建造。但营运两年,实际客流平均每天不到近千人。

  同样,几十公里外的台州市客运总站,内部大概有六七千平方米的空间,已闲置多年。

  高铁、民航夹击下,客运业寒冬已至。

  温岭客运总站门口罗雀

  台州客运总站六千多平米闲置

  温岭畅达公司董事长叶崇义,在客运行业干了35年。

  他回忆:“上世纪90年代末,温岭外来务工人员已非常多,人员进出全部走客运站,那会儿的温岭客运站每天的班次是全台州最多的。尽管如此,运营压力依旧很大。眼见老客运站的规模已无法满足需要,就有了建设新客运站的计划。”

  2003年,温岭客运总站选址。同年被定为浙江省重点工程。它总投资2.4亿元,共五层,设计日旅客发送量为1万人次,在全国县级汽车客运站中算得上是龙头老大。

  2014年1月5日,温岭客运中心正式投运。

  出人意料的是,场面异常冷清。

  “乘客比想象的少得多,而且这些人有一部分是来退票的,因为他们买到了火车票。”叶崇义说,“2009年高铁开通,我们料到这会给客运业带来冲击,但没想到冲击这么大。”

  “真的是挺难受的,有种从天上跌入地下的感觉。”叶崇义告诉记者,在高铁开通前,温岭客运站的日营业额最高可达100万,高铁开通前期他们还能做到40万左右的日营业额,而现在,每天只有八九万的营业额都是常态。“而我们每天客运站运作最少的成本在10万以上,所以很多时候都在入不敷出。”

  同样冷清的还有台州市客运总站,从2011年7月营运至今,站里有个1200多平方米的候车厅从来没用过。

  而在台州客运总站的二楼,五千多平方米面积、层高8米的空间,全都还未装修,仍是水泥毛胚。

  工作人员说,这个汽运站设计日客流量1.2万人,而实际上,最多时也就四五千人。

  位于椒江洪家街道的台州东站,因为过于萧条,已变成了公交车枢纽站,偶尔还会在春运时接接旅客。

  高铁、民航夹击

  客运公司处境艰难

  在温岭客运总站接客的王显华,是一名摩的司机。

  他说:“客运站刚开放时,如果运气好,最多时一天能赚200块,现在一天最多几十块钱。”

  站里空旷的售票大厅,8个售票窗口,只有两个窗口在卖票。只有几名乘客,还没保安和服务人员多。

  温岭人江连辉,来买第二天去杭州的车票,“临时要去杭州出差,火车票又买不到,只好来坐大巴车。”

  江连辉说,铁路开通后,很久没坐大巴了,“火车从温岭到杭州,只要两个多小时。大巴车起码要坐4个多小时,坐着也没火车舒服。”

  候车大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,这样萧条的情况已持续很久,只有节假日或春运期间,乘客才会多一些。

  “以往每年薪水都会增加,客运站搬到这边以后,薪水就没加过。再这么下去,说不定还要降薪。”他说。

  “温岭客运中心,设计规模为日客流量最高可接待1万人次,但实际上现在每天最多只有近千人;原本计划开设长途班车258班,现在实际上只开一半左右。”更让叶崇义感到无奈的是,有不少班次都是亏本在运行,有时候一趟长途车,乘客就只有一两个或者两三个人。

  他算了笔账,就拿温岭去杭州这趟班车来说,按照1人收费100元来算,一趟车至少要十二三名乘客才能保本。

  “高铁带来的冲击太大,再加上机票价格折扣越来越大,谁还愿意坐车呢?”

  客运站普遍惨淡

  大量班线停开

  不只温岭客运总站,记者发现,台州许多客运站都是境况惨淡。

  位于椒江的台州市客运总站,铁路未通前,日平均客流量是3500人左右。2009年铁路开通后,日均客流几乎以每年10%下跌,目前日均客流量仅有1500人左右。

  “6年,客流量下降了一半多。”浙江金豹运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秀华说,“我们停了十几条线路,比如到福州的火车通了,我们就把这条线停了。”

  台州客运南站位于小商品集散地路桥区,曾经最高日客流量能达到上万人,现在也是生意萧条。

  “去年最低那天只有1900多人,这是营业17年来从没有过的事情,居然出现‘1字头’。”该站一名负责人说。“一开始,我们还尝试用大车改小车等方法和铁路竞争,但没用。”

  客流量骤减,只有调整班次。王秀华说,省内调整最大的是杭甬线,椒江发往宁波原本有7个班次,现在减少了3个。

  省内其他地方的客运站,状况同样不好。新金温铁路去年12月26日运营,当天短途汽运客流量就下降了18%,27日再次下降14%。比如丽水,原本到杭州的汽车票一票难求,客座率达90%以上,现在也是冷冷清清了。

  “高铁开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,汽运肯定是竞争不过高铁的。”台州市交通部门人士如此表示。



高大上的客运站,惨淡经营

更高大上的客运站,还在上马想借客运站拉动周边经济,带动地块增值,这样的思路该换换了本报记者 史春波 陈栋 文/摄

  高大上的客运站,惨淡经营

  更高大上的客运站,还在上马

  想借客运站拉动周边经济,带动地块增值,这样的思路该换换了

  一边,建成的客运站内部空间闲置,另一边,更大规模客运站还在建造,有的设计日均发送客流量高达22000人次。

  专家指出,长期以来,地方政府将客运站作为集聚人气的项目,越造越大,失去了其本来的客运功能,现在到了回归的时候。

设计日均发送22000人

更大规模的客运站还在建造

业内人士不看好其未来

  已建成的客运站,大量空间闲置,可另一边,大规模的客运站仍在建造。

  官方资料显示,台州市客运中心(南站)迁建工程,是省重点工程项目,占地154亩,总投资6.68亿元,机动车总停车位1400多个。它按国家道路交通枢纽站标准建设,预计到2016年年底竣工。预计建成后,日均旅客发送量达到7000多人次,高峰时为1.5万余人次。

  规模更大的黄岩综合客运枢纽站也在建设中。

  公开资料显示,它规划占地面积166亩,总建筑面积179830平方米,其中地上建筑110590平方米,地下建筑69330平方米,工程概算投资核定为121283万元。设计日均旅客发送量22000人。

  对于它们的未来,业内人士并不看好。

  “太盲目了,很难赚到钱。”一名从事客运30多年的人士这样告诉记者,“台州这么点大的地方,哪有这么多人,哪里需要这么大的客运站。”

业内人士回忆决策过程:

地方政府要“搞大”,运输公司不愿意投资

  该人士说,当初决定建造台州客运总站时,就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气氛,他回忆:

  2002年,浙江金豹运业有限公司完成征地207亩,打算用于建造客运总站。

  “当时政府出了好几个方案,规划很大很豪华,投资要两个多亿,我们没同意。最多投资一个亿就够了,这还是相对于当时的生意来说。”金豹运业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,“哪有这么多客流,投资这么大哪能赚得回来。”

  金豹公司不愿投资启动这个项目,拖了六七年。最终,由政府投资,用四五十亩土地“置换”了部分投资资金,“现在回过头看,投资已削减了很多,但规模还是大了,现在的场地,很多闲置着,还要付出庞大的维护费用。”

  这位工作人员透露,台州市客运总站一年的水电费就要180多万,“维护费用会越来越多,相反,利润每年都在减少。”

  这样的观点,得到了台州交通部门多名人士的认同。

  “今后的压力和困难会很大,因为即使这些客运站建成了,它们的功能也很难完全发挥。”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举例说,比如黄岩综合客运枢纽站,目前来看,它更合适做一个公交枢纽。

  “它选址就在高铁站边上,你说高铁站都到了,还会坐汽车吗?”

建大站的原因:

规划时客运业还没那么萧条,地方政府更多考虑城市开发和经济效益

  “(上述在建的两个客运站)都是五六年前规划的,论证的时候可能更早。”台州交通系统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,规划时,没有充分估计到高铁的冲击,“审批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,等你批下来动工了,形势已变,道路客运的集聚效应已到尽头。现在是骑虎难下,不上也得上。”

  这位知情人士说,对于这些重大项目,交通部门其实说不上什么话,主要是地方政府拍板。而地方政府更多可能站在城市开发和经济发展的角度,比如带动地块增值、提升周边经济等,规划是很好的,但现实就不一样了。

  “再比如路桥,现在的客运站在市区,地段好。新建的客运站位置偏远,现在卖掉老的去开发新的,一方面是想集聚新客运站地段人气,另一方面老车站位置可以用作更有经济效益的商业开发。”他说,“长期以来,政府靠的是土地财政,这样的模式以前颇为成功,只是现在,汽运的垄断优势已经没了。”

  台州市道路运输协会一名专家说,客运站越造越大,都想打造成城市地标。这种情况,全国很多地方都有,使客运站失去了本来功能。

  “以前的决策也不能说错,但现在看来,这种思路落后,违背市场规律,必须要调整了。”这位专家说,“现在,是该让汽运站回归汽运站的功能了。第一不能造到偏远地带,这样乘客不方便。第二规模不要太大。”


  • 图片新闻
  • 热门文章